江鵝講人類圖        
...

Irene身為六二人,參照Human Design的視角,記錄的生命觀察。

人生方向與美學


2023-12-05

來說一個不是真的很苦惱的苦惱,我這兩年對G中心的「方向」有更進一步的體會(畢竟肚子裡只有2/14一條通道),覺得好像知道了某種關鍵概念,但找不到精準的語言可以描述(另一條在腦袋的43/23常態)。雖然只有自己知道也無所謂,但如果能說給別人明白會很有趣。

意思大概是,「人生方向」不是線性的,比較接近「次元」的概念,個體存在不同次元,但是次元之間有多維度的連通可能。也可以用「aesthetic(美學)」的概念來理解,這個字在現代語感裡比較直白指稱美醜,而且通常參照群體共識的評判標準。但字源上的意思比較客觀,指的是「感知到的東西或狀態」,那就包山包海了。我覺得你「美」,意思是我的各種感知都同意甚至歡迎你跨進我的次元,不起疙瘩。

有時候和親近的朋友聊天,會有人說:「OOO講的都有道理,但是我不會想附和他」,或「我聽到他的聲音(看到他的臉)(看他穿衣服的樣子)就不行,我也解釋不出為什麼」,和這個有核心關係,兩人的次元在這裡壁壘分明,沒辦法用同樣的路徑/位置/意識/情緒/速度(…)進行生命。

比方說,我最熟悉的次元壁,大概就是有人忽然傾身相問:「你跟OOO是不是很熟?可以介紹一下嗎?」。無論理智上多麼明白那是社會必須,其中並無惡意,我會「覺得」相當不美,地表好像忽然隆起頂天岩壁,我就變成那隻海豹,身不由己滾向遠方海角,只能回去躺在滿佈鷗鳥便便的岸邊調整呼吸。體內強烈的個體性讓我在「生命美學」上特別對人際連結高度敏感,年輕的時候試過要「改」,但哪改得了呵呵。所以要騙個體人也滿容易,告訴我除了我你誰都不要就可以。

每個人的「生命美學」各有天生定義,模糊空間不大。我覺得鼓勵眾人對「美」的標準保持政治正確的同時,也需要明白這是在呼籲群體共識增加容他性,而不是叫個體否認天生的內在判斷,要不然年輕一點的人類很容易搞迷糊。

#終生感謝所有與我相應的家族人社會人四爻人

#否則胖海豹只能一直吹海風